跳至正文

郄凤卿谈内观之四:内观与网瘾

谈到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前几年还真的热过一阵,好像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了一个现实的、危害很大的现象。

首先基于我目前在中日两国间的精神科临床,基于常识和同两国教授之间的交流,网瘾并不是一个疾病单元,各种权威的精神疾病分类标准中无此名称,充其量网瘾是”行为障碍”当中的一个。”行为障碍”多以心理问题为诱发原因,所谓网瘾也不例外。

网瘾肯定有多种危害,行为方面会用欺骗或盗窃的方法获得金钱,用于要付费的游戏,睡眠紊乱,饮食不规律,学习成绩会下降(是由于渴望上网而不能专心学习)。在网瘾中有多种形式的存在,玩游戏上瘾,交际聊天交友上瘾,看色情内容上瘾,玩网络技术上瘾,甚至有人成为”黑客”,而满足,自豪。

是不是网瘾也有几个标准?如果每周超过四十小时上网,而且引起社会功能下降(学习,人际关系,含同父母的关系),一旦不上网会引起焦虑(坐立不安,心烦意乱),昼夜逆转,上网冲动不易控制,为上网不惜经济代价,甚至不仅是学习成绩问题而且根本不上学,这基本上网瘾的概念就形成了。

网瘾的深层成因很复杂,这个”行为障碍”的后面会有心理问题,和父母的关系的问题。父亲母亲的人格特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懂不懂关心和指导孩子,有没有耐心,是否循循善诱的教育,都对网瘾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包括孩子的性格(内外向,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思维上的理性程度(和遗传,教育有关),智商,情商的高低。是否叛逆期也比较重要。

所以网瘾的形成是同上述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联,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用内观疗法的观点来看待网瘾,是内因(个人)外因(环境父母)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国情不同,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影响会对网瘾产生有较大变数,比如离家出走,逃学都可能是对父母教育方法的一种反叛心态。是人际关系障碍的最高级别。

从事网瘾研究的日本同行墨岡孝,总结了九条网瘾特征,并被行为医学会承认,可以供我们参考:

1. 合理地利用上网时间,不能自控;

2. 上网时间过长,对生活有影响;

3. 有很强的上网欲;

4. 上网受到禁止会出现焦虑(不安,烦躁);

5. 因上网过多影响家庭关系;

6. 影响社会活动和学习;

7. 因上网过多,让别人难以理解;

8. 即使有人帮助,也控制不了上网欲望;

9. 精神面貌发生负性变化(多疑,自暴自弃,伤人或自伤)。

我个人和日本真荣诚辉明,榛木美惠子一致认为内观是网瘾的很好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日本由于有《青少年保护法》,则出现了很难对网瘾少年集中内观的局面,因为对青少年的隔离思考,在法律上是困难的。而且精神层面上要有”主动就医”(精神保健法)也是困难的。网瘾基本上不主动就医。

那么在中国有专门的戒除网瘾的学校这一特殊情况下,则对集中内观变得非常可行,因为在这个学校的条件下,实质上提供了让学生独立反思,实施内观三项目的空间。而且根据同行的经验(墨岡孝先生提出),进入内观前,先要进行一天的”身调”,让孩子思考清楚下列问题:

1. 为什么要上网,是因为孤独吗?

2. 网上有什么让你快乐?

3. 想停止上网吗?

4. 上网的得与失?

这四项其实是内观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可能引出孩子内心的深层苦恼,以及和父母的关系。(如果发现父母亲的教育思考方式有问题,则要让父母内观一下最好)。

我个人认为,内观三项目,可以让孩子感恩,让父母道歉,孩子行为障碍的背后一定有父母的教育方式,关爱方式不良。

况且,网瘾学校里本身具备了隔离思考的条件,内观加”家族疗法”就是最好的选择,是加强亲子纽带,彼此感受爱与被爱的最佳机会。

神奈川和东京的心理学者做过内观,当然是一天的,当他们知道中国有可以住宿的网瘾学校时,无不欢呼和称赞,这就是内观的基恩条件,有需求,有环境,就是缺少内观这个修心教育。

回过头来说,国内的网瘾矫正,军队某医院的专家陶然在多年前曾提出过网瘾是疾病的这一看法,但在精神科的学问界通不过,上瘾的东西如果是”物质”,如酒精,大麻,很容易就会辨识,网络上东西太多,究竟对网络上何种内容产生依赖,不宜肯定,现在用手机的微信和QQ功能办公,学习的人也不少,但用时间标准衡量,每周超过40小时的人也不少。所以给少年们贴上网瘾标签的还是家长,家长们太焦虑了,由此在国内形成了一股网瘾治疗的潮流,成立了不少机构,但这些机构中都缺少核心的疗法,有心理专家的机构就更少了。

前几篇中我谈到了内观的适应症,最主要的是因为各种苦恼,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用此来针对网瘾还是比较恰当的,孩子们的苦恼来源于孤独,寂寞,或许也有不被人理解,这是上网成瘾的原因和结果,而家长的焦虑,焦急的行动和语言产生的是更进一步的人际关系障碍,这也是成为问题解决不了,且愈演愈烈的原因。终于把孩子送到网瘾学校,但试想孩子的孤独,寂寞,不被人理解,父母的教育方式,焦虑,急躁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网瘾复发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从我们内观的观点和实践中看,孩子欠父母一个”感恩”,父母欠孩子一个关怀和沟通,深思,父母应该为此内疚和道歉。孩子和父母都做内观,根本上的症结就会被找到。

我不知道陶然医生,他们如何治疗网瘾,但根据最新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陶医生团队的对网瘾的诊断意见已被列入这个公认的标准中,被认为是”今后需要加强关注和研究的领域”,这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进步,又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中称,全国有2400万网瘾人数,其中23%是初中生,21%是失业失学者,20.9%是职业高中学生,事业单位9%,高中学生10%,足可以看到,网瘾这种行为障碍对我国青少年负性的影响有多么大,作为心理卫生工作者,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全力进行干预,在所有的网瘾学校中开展内观,并且对孩子们的家长进行内观指导,从根本上解决网瘾的问题。也不排除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年代里,解决了病态行为后把对网络的兴趣发展转化为一个终身职业的可能性,多开设一些电子网络有关的中专,大专(包括非学历教育,以减轻这些年轻人的压力)。